復位桿一般設3-4根,位置在模具型腔和澆注系統(tǒng)之外。由于模具每閉合一次,復位桿端面都要和定模發(fā)生一次碰撞,為避免變形,復位桿端面和與端面相接觸的定模板的相應位置鑲嵌淬火塊。若生產(chǎn)批量不大或制件精度要求不高時,復位桿只經(jīng)過淬火處理即可。復位桿有時兼起導柱的作用,可省去脫模機構的導向元件。
彈簧復位是脫模機構簡單的復位方式。彈簧在頂出板與動模板之間頂出制件時彈簧被壓縮。合模時,只要注塑機的頂桿一離開模具頂板,彈簧的回力就將頂出機構復位,彈簧有先復位作用。推管又稱空心推桿或頂出,特別適用于圓環(huán)形、圓筒形等中心帶孔的制件脫模,具有推頂平穩(wěn)可靠,整個周邊推頂制件受力均勻、無變形、無推出痕跡,同軸度高等優(yōu)點。但對于壁厚過薄的制件,不宜采用推管推出,因其加工困難且易變形。
型芯用臺肩固定在模具底板上,型芯較長,使模具閉合厚度加大,但結構可靠,多用于頂出距離不大的場合。對于一些軟質塑料,如聚乙烯、軟聚氯乙烯等不宜采用推管,需要推管與其他頂出元件配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。型芯用圓銷或扁銷固定,頂管道中部開有長槽,槽在圓銷以下的長度應大于頂出距離,這種結構的型芯較短,模具結構緊湊,但緊固力小,要求頂管和型芯及型腔的配合精度較高,適用于型芯直徑較大的模具。
脫模機構在完成制件頂出后,為了進行下一個循環(huán),必須回復到初始位置,這就需要復位裝置。目前,復位裝置常用的復位形式主要有復位桿復位、彈簧復位。復位桿又稱回程桿或反頂桿。復位桿與固定推桿必須裝在同一固定桿上,且各個復位桿的長度必須一致,復位桿端面常低于模板平面0.02-0.05mm。
推板又稱模板、刮板,此種脫模機構適用于大筒形制件、薄壁容器及各類罩殼制件。推板脫模的特點是頂出均勻、力量大,運動平穩(wěn),塑料產(chǎn)品加工制件不易變形,表面無頂出痕跡,結構簡單,無需設置復位裝置。但對于非圓形的制件,尤其是采用軟質塑料時,要在推板附近設置引氣裝置,防止在脫模過程中形成真空。
更多精彩文章:塑料件加工模具脫模機構設計,直接點擊。
http://www.jimbosh.com/service/news/news/2017/0825/334.html
南通錦程塑業(yè)網(wǎng)站:http://www.jimbosh.com
南通錦程紗管網(wǎng)站:http://www.shaguan8.com
更多精彩文章 ,立即搜索:錦程注塑加工